防范未成年人“吃谷”风险-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07/23 08:51:45
来源:法治日报

防范未成年人“吃谷”风险

字体:

  近年来,“谷子经济”持续升温。从哪吒形象周边的热销到Labubu潮玩的抢购潮,“谷子”正以独特魅力成为消费领域的新焦点,不仅点燃了资本市场的投资热情,也为传统商圈注入活力。而随着“谷子热”在青少年群体走红,“吃谷”低龄化趋势明显,其中潜藏的风险也引发家长和社会担忧。

  所谓“谷子”,是英文Goods(商品)的音译,特指基于漫画、动画、游戏、偶像、特摄等IP衍生出的周边商品,如徽章、海报、卡片、挂件、立牌、手办、娃娃等。对未成年人来说,“谷子”既是兴趣载体,也是社交纽带,收藏“谷子”能让他们在圈层中获得归属感与认同感。但未成年人心智尚未成熟,易被情绪价值裹挟陷入冲动消费。部分商家正是利用这种心理,以盲盒隐藏款、限量款等制造稀缺感,诱导未成年人“为爱氪金”反复购买。而在二手平台、私域社群等空间,不法分子声称提供“代拍”“代购”服务,却在收取费用后不发货;还有的以“中奖”“免费赠送”为噱头,诱导未成年人提供个人信息进行精准诈骗。更需要警惕的是,部分“谷子”含有软色情、暴力美学等元素,这些内容会在潜移默化中扭曲人的审美认知和价值判断,极易给处于“拔节孕穗期”的未成年人的价值观塑造带来负面影响。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生产、销售用于未成年人的食品、玩具、用具和游戏游艺设备等,应当符合国家或者行业标准,不得危害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诱导其沉迷的产品和服务。为遏制诱导未成年人的营销乱象,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印发了《盲盒经营行为规范指引(试行)》,要求不得向未满8周岁未成年人销售盲盒。同时一些地方也积极出台举措,如上海市黄浦区今年2月发布了《黄浦区二次元衍生商品和服务经营合规指引》,明确向8周岁以上未成年人销售时需取得监护人同意等。但由于这些指引缺乏法律强制力,加之现实中“谷子”交易场景分散,给监管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

  防范“吃谷”低龄化带来的风险,需要多措并举、多方协同。有关部门要强化监管,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特别是对诱导未成年人过度消费、实施欺诈的行为,要坚决予以查处;同时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执法标准,细化经营主体责任,进一步规范“谷子”及衍生品市场经营行为。家长应注重与孩子的日常沟通,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关注孩子的消费动态,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消费观。学校也应加强消费教育,提升学生的风险防范意识。此外,各类平台和商家要切实扛起社会责任,严格执行年龄限制等相关规定,明确标示商品信息和价格,并加强对交易过程的监管。总之,唯有以法律的刚性约束划定边界,以社会的共同参与凝聚合力,方能有效规范市场秩序,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消费。 (焦 艳)

【纠错】 【责任编辑:张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