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服务和品质成为赛事核心——衡水湖马拉松赛的转型样本观察-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09/29 17:00:40
来源:新华网

让服务和品质成为赛事核心——衡水湖马拉松赛的转型样本观察

字体:

  新华社石家庄9月29日电 题:让服务和品质成为赛事核心——衡水湖马拉松赛的转型样本观察

  新华社记者杨帆、邹尚伯

  碧水环绕,跑友云集。2025衡水湖马拉松赛(以下简称“衡马”)暨全国马拉松锦标赛(第二站)21日在衡水湖畔鸣枪开跑。这项已经举办了十四届的环湖赛事,吸引了2万名选手参赛。

9月21日,2025衡马参赛选手在起跑前

  2012年,衡马首次举办。“当时衡水湖生态保护成效初显,为了宣传衡水湖这张‘生态名片’,为了宣传衡水这座城市,我们需要一个窗口。”衡水市体育局副局长李东玲回忆说。

  首次办赛的衡马,赛道和终点沿衡水湖畔延伸,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环湖马拉松赛道”。有着“东亚蓝宝石”美誉的衡水湖,也通过赛事进入了更多海内外跑友和观众的视野。

  “当时一年全国马拉松赛事才30多场,没有环湖的马拉松赛事。我们邀请上级单位和相关专家论证这样一条赛道的可能性。事实证明,这样的赛道设置成为衡马后来成功的基石。”李东玲说。

9月21日,衡马赛道俯瞰(无人机照片)

  经过两年运营,积累了经验的衡马在2014年成功申请成为全国马拉松锦标赛五大分站赛之一,参赛人数达到1.5万人。随着赛事运营水平不断提高,衡马在2017年至2019年实现了世界田联标牌赛事的“三级跳”——先后拿到铜标、银标、金标赛事认证。

  “每次得到更高等级的标牌认证之后,我们都在思考如何让赛事更加专业。这需要学习国内外赛事的经验和标准,一步步去巩固提升办赛水平。”赛事相关负责人说。

  该负责人表示:“世界田联和中国田协通过选派技术代表和专家,在竞赛组织等方面给衡马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比如线路优化、厕所设置、食品供给等方面,给了我们非常精细的指导,帮助我们在服务细节上越做越好。”

  近年来,随着“中国最易PB(个人最好成绩)赛道”品牌的树立,衡马的吸引力持续攀升。赛事凭借优质的运营与服务,赢得了大众跑者的认可,被不少跑者列入“必跑”清单,并被评为中国田协“跑者服务及体验赛事典型案例”。

2019年9月22日,升级为世界田联金标赛事的衡马比赛现场

  “获得世界田联金标赛事认证,对提升衡马知名度、提升城市美誉度、提升广大跑友认可度有很大帮助。”李东玲说。

  然而,世界田联金标赛事也意味着不菲的投入:认证费、精英运动员邀请费、参赛奖金,住宿餐饮及翻译服务等支出动辄数百万元人民币。衡马的组织者们意识到,在国内马拉松赛事竞争激烈的当下,跑者除了追求金标赛事,也更加在意赛事所提供的环境、组织、服务和品质。在明确了“以跑者为中心”的核心思路后,2025年,衡马决定取消申请世界田联金标赛事认证,继续承办全国马拉松锦标赛分站赛,将更多资源投入到竞赛组织、医疗急救、物资保障、交通接驳和志愿者培训等方面。

9月21日,衡马服务人员向完赛选手提供拉伸服务

  “轻装上阵”之后,赛事在分枪、补给、水站、奖励等环节进行了精细化调整,为跑者提供更丰富、贴心的参赛体验。据初步统计,2025衡马嘉年华活动期间,59家市场参展主体总销售额达到6900余万元,带动全市餐饮、住宿、零售消费快速增长,充分展现了赛事的集聚效应和消费活力。

  十余年的精心培育,让衡马的赛事品牌愈发响亮,也为城市带来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衡马的转型,折射出中国马拉松赛事运营理念从追逐国际光环,向注重本土需求和跑者体验的阶段性转变。

  “我们愈发认识到,赛事的服务和品质对于赛事成功举办至关重要,积极主动求变,推进转型发展,希望能让衡马获得更多认可、取得更好成绩。”衡水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说。

【纠错】 【责任编辑:焦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