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东乡:“党建+产业”擘画富民新“蓝”图
夏日炎炎蓝莓熟,小小浆果美味传。
从2020年引进“蓝美1号”优质品种,到2023年获评“江西蓝莓之乡”称号、2024年获评“江西气候好产品”认证,再到如今全区蓝莓种植面积突破1.6万亩,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区用不到5年时间,绘就出一幅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莓”好图景。
夏日,走进位于东乡区黎圩镇黎阳村的蓝莓基地,放眼望去,成片的蓝莓树整齐排列。村民们正忙着采摘和分拣蓝莓,一派忙碌景象。
这两年,黎阳村通过“企业示范+乡镇统筹+群众参与”的模式,由企业承担技术投入与市场风险,乡镇整合土地,村民以土地、劳力入股共享收益,打造了180亩蓝莓基地。
“过去村民种地收入低,村里发展蓝莓产业后,不仅土地流转有租金,在基地务工还有工资拿。”基地负责人王海兴介绍,现在基地日均可吸纳100余名村民务工,人均日收入130元。
以党建领航带动产业富民强区,是东乡区蓝莓产业蓬勃发展的关键路径。近年来,东乡区将蓝莓产业作为区乡村三级党组织书记齐抓共管的“一把手工程”,采取“区委统筹引领、乡镇联通、村企联合、党群联动”的模式,带动蓝莓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
种好果,更要卖好果。
从2021年开始,东乡区便积极布局线上销售渠道,打造东创电商,同时通过淘宝、抖音、微信、拼多多等多平台直播带货,为蓝莓销售插上“云翅膀”,2024年实现蓝莓线上销售5万斤,销售额达150万元。
与此同时,东乡区充分发挥区位交通优势,积极推动蓝莓鲜果销往省内南昌等地,并借助冷链物流直达珠三角。“为进一步拓宽蓝莓销路,区里成立了销售专班,线下对接商超、商会等多元主体,构建起省内4小时配送圈保‘鲜’、省外冷链直达的销售格局。”东乡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管委会主任辛斌介绍,“今年蓝莓产量预计约280万斤,销售额约3000万元。”
规模发展的蓝莓产业,不仅成为东乡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强有力抓手,还为当地不少村集体和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2024年,东乡区蓝莓销售额超1700万元,为52个行政村带来集体经济收入1155.2万元,村均增收22.2万元;2600余人在“家门口”实现就业,人均增收超3000元。
发展壮大县域富民产业,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与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和必然选择。如何更好发挥产业辐射带动作用?“东乡区以工业化思维发展农业,着力提升蓝莓产品附加值,推动三产融合实现全链条发展。”辛斌说。
目前,东乡区已相继开发出果酒、果酱、果干等20余种深加工产品,并积极打造“蓝恋伊”蓝莓品牌。同时,依托蓝莓基地和园区资源,积极发展民宿、农家乐、土特产销售及物流运输等配套产业,推动“蓝莓+文旅”深度融合,让“果园变公园、产区变景区”。
从无到有、由小到大,从“政府唱戏”到“群众参与”,东乡区的实践表明,产业发展不是政府的“独角戏”,更需要社会和群众的支持与参与。正是这种上下联动、党群同心的发展模式,让东乡区“莓”好生活的“蓝”图正加速成为现实,也让这片土地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路子越走越宽。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张博令)